当前位置

首页 > 家禽 > 鸽子养殖 >

肉鸽的正常发育繁殖过程

作者:   来源:    投诉: 举报 时间: 2014-04-10 19:39 阅读:
  我们所饲养的肉鸽,在正常情况下40~45天产蛋一次(目前人工培育的高产种群31~35天产蛋一次),每次产蛋2个,每窝孵化期为18天(夏天稍提早,冬天稍推迟),8~10月是鸽子的换羽期(在我国南方气温高稍推迟。气温低则稍提早),此时产蛋少或者停产(高产种鸽换羽期不停产)。同窝孵出的多位兄妹鸽(即一公一母),体大者为公,体小者为母,也有两只都是公鸽或者母鸽的。雏鸽从出壳到会独立采食需要25~30天。一般30日龄的雏鸽可离窝,40日龄的幼鸽会飞翔,50日龄开始换下第一根主翼羽(初级飞羽),俗称“吊一”.以后每隔15~20天换下一根主翼羽,但也有开始时两个主翼羽同时脱换的。体弱或患疾病会使幼鸽推迟或停止换翼羽。种鸽的具体繁殖过程如下。
  一、鸽子的配偶期幼鸽一般4.5~5月龄开始发情(早熟品种4月龄开始发情),此时只是性成熟,尚未达到成熟体,故不宜繁殖。但在自然群养的条件下,会出现早配早产的情况,由于生理上的因素,这样繁殖的第一对窝仔往往很难养成 (个别早熟品种列外)。鸽长到6月龄,便可以交配、正常繁殖。一般家庭初学养鸽者,最好选购青年鸽预备种鸽,以购3月龄的青年种鸽为好。购进后饲养观察一个多月,让种鸽逐渐适应并开始发情。这时4个多月龄(公鸽开始追逐母鸽之际)的公母鸽,在鸽群中已自然配对完毕,便将他们双双捉进鸽笼,让其自然繁殖。有经验的鸽场,饲养数量较多时,可以批量购进2~3月龄的幼鸽,按50~100对为一群,分群养到自然配对,然后逐步将完成自然配对的种鸽移入种鸽舍。
  二、种鸽筑巢少量圈养的鸽子配对成功后,就会到处寻找筑巢材料。野生的鸽子多在岩石或屋檐下筑巢,家养的鸽子则要在鸽舍里准备筑巢,以免延误产蛋时间。待鸽子备好巢窝后仍要每天观察,若是垫草被别窝的鸽子衔走,应及时补充。一般在鸽舍的一脚,用竹篓盛装切成10~15厘米长的软稻草或松毛,让鸽子自由衔草进窝,以补充垫草的不足。实行笼养的鸽子,可在鸽笼内巢盘里垫一块麻布片,做成人工巢窝,种鸽不必衔草筑巢,生产管理十分方便。
  三、种鸽的产蛋、孵化和育雏鸽子交配7~9天后便开始产蛋,通常是第一天产一个,隔1~2天在产一个(两个蛋产下的时间一般间隔36~45个小时)。有的年轻种鸽产下第一个蛋就开始孵化,而多数经产鸽都是在产下第二个以后才孵化。子啊孵化的过程中,公母鸽轮流孵蛋,一般母鸽孵蛋时间在下午5时至次日上午9时,公鸽则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孵蛋,这个轮换的时间随地区的不同稍有差异,但在通常情况下,中午多有公鸽孵蛋,夜间多由母鸽孵蛋。亲鸽对孵抱的蛋十分爱护,假如公鸽在孵化时间偶尔离开巢片刻,母鸽会主动及时接替,不让种蛋受凉。
  有人说,亲鸽孵过的蛋人不能摸,否则鸽子就不在孵化了,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事实上,亲鸽孵过的蛋还可以拿出来照蛋检查。鸽蛋孵化进入第5天,应当进行第一次照蛋,即把蛋体对这电灯泡或者手电筒观察,如发现蛋内血管分布均与,呈蜘蛛网状而且稳定,即为受精蛋;若蛋内血管分布不均与,而且不呈网状,蛋黄浑浊、血管分散并随蛋转动,即为死精蛋;若蛋内无血管分布,经过1~2天再检查,仍无血丝,即为无精蛋或胚胎受冻不能拿发育。无精蛋和死精蛋应该中断孵化。入孵第10天,进行第二次照蛋,在灯光下如发现蛋的一侧乌黑色,令一侧由于气室增大而形成空白,即为正常发育;若蛋内容物如水状,可摇动,壳呈灰色即为死胚。正常发育的种蛋在孵化8天后,雏鸽便开始将蛋壳啄成一个环状孔,随即脱壳而出。
  雏鸽一般会自己出壳。但如因种蛋水分蒸发过多,有时啄壳后仍不能脱壳而出,这时应该以人工方式帮剥离蛋壳,一般剥离1/3的蛋壳可帮助雏鸽脱壳。有时入孵18天仍不见雏鸽啄壳,也应该予以人工脱壳。人工脱壳时发现血水应立即停止,并将种蛋放回巢窝继续孵化,数小时后便可以出壳。如发现血水仍继续剥壳,雏鸽及时出壳,也会因为为发育完全而难以成活。
  在雏鸽出壳前2~3天,母鸽会以哺育雏鸽做准备,进食量比平时增多。雏鸽出壳后,亲鸽的嗉囊在脑下垂体激素的作用下会分泌出一种乳状的特殊液体,称为鸽乳,用于哺育雏鸽。哺育时,亲鸽与雏鸽嘴对嘴喂食。随着雏鸽的长大,亲鸽逐渐改用吃进嗉囊中已软化的食物灌喂。公母鸽均能分泌鸽乳,并共同哺育,这是鸽与其他哺乳动物最大的区别。在育雏期间,如果亲鸽有有只不幸死去,令一只仍能坚持哺育,直到雏鸽可以独立生活为止。也有个别亲鸽不哺育的,在这种情况下,可将雏鸽当到大致同龄的雏鸽窝中寄养,让保姆鸽将它养大。如改用人工哺育小粒软化食物,雏鸽仍能成活,但身体虚弱。
https://www.46659.com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产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