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猪 > 日常管理 >

不同菌种组合的发酵床养猪试验效果分析

作者:   来源:    投诉: 举报 时间: 2014-04-13 11:27 阅读:

 本试验用猪是三元杂交,主要特点是含有如东本地地方猪种血统,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容易被养殖者所接受,出肉率高,也容易被屠宰者所接受,黑毛特征也为其在市场上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眼球。在这一背景下,寻求一种适合该猪的养殖模式,使这一优良的猪种在更加自然、和谐的环境下生存、生长与生产,已经成为影响该猪种未来市场推广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发酵床养殖模式就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选择。在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菌种的选择,笔者选择相同的发酵床用垫料、不同的发酵床用菌种作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菌种的使用对发酵床垫料温度、环境湿度、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在南通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0o8四川养殖网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与动物
    以位于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双虹桥村四组的南通天赐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发酵床养猪场为试验猪场,选用20-30Kg的42头三元杂交皮梅猪[(梅山×皮特兰)×大约克夏],随机平均分为单菌种和复合菌种2组。
    2、发酵床垫料组成
    试验垫料来自养猪场使用2~4年的育肥猪发酵床专用垫料--稻壳,购于当地大米加工厂;先将猪圈底层铺平,然后将稻壳均匀铺满整个圈,厚度为50-60厘米,比圈内食台的高度略低。
    试验发酵床用菌种:单菌种组为由发酵床养殖场自行扩繁的菌种(单菌种),主要是用本养殖场的鸡粪进行发酵,再加糖等营养成分进行培殖,制成供发酵床使用的土著菌种,每圈用4-5Kg;复合菌种组为开创阳光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零污染I号复合菌种,主要成分是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规格为500mL/瓶,按0.5Kg发酵剂发酵3-4㎥料的比例混合均匀。
    3、饲养管理
    饲养前,先将圈舍进行消毒(21%辛硫·高氯氟乳油),注射猪瘟活疫苗控制疾病的发生,试验阶段不防疫,试验为期81天。试验使用自动料槽,饲喂基础日粮--六和配合饲料(快乐l号,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六和饲料有限公司),常规饲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每日早、中、晚3次查看料槽里余料,及时加料,同时注意观察猪的皮毛光亮度、长势情况以及患病情况等,做好日常记录。试验于2012年4月20日开始,此时天气逐渐炎热,一般猪舍卷帘通常敞开以利于通风,带走发酵舍中的水分;天气闷热时开启风机强制通风及启用湿帘以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若垫料太干,出现灰尘,说明垫料水分不足,应根据垫料干湿情况,在表面喷洒些水分。每周1次用叉子将特别集中的猪粪分散到比较干燥的地方,并根据垫料被踩情况及时进行上下全面翻动,特别湿的地方按每组垫料比例加入适量新的稻壳。
    4、指标测定
    试验前空腹称量每头试验猪初始体重,待试验结束称量终末体重,同时每天记录日饲料添加量,统计各组试验猪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增重率、料重比等;每隔10-15天对猪舍温湿度和垫料温度(表面以下30厘米左右)进行测定;并取发酵床粪便多的地方、干燥的地方、靠近水源的地方、任一地方(较干燥)的垫料样(表面以下30厘米左右)测20天后自然风干重。其他指标如环境卫生指标、粪便分解情况根据人的感官对比。
    5、数据分析
    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确定组间差异性,P<0.05表差异显著。
二、结果与分析
    1、发酵床垫料温度及猪舍温度、湿度变化发酵床垫料温度以及猪舍温度、湿度(表面以下30厘米左右)的结果见表1、表2。表1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任何时间段测定的2组发酵床垫料的温度之间均差异不显著,说明不管使用的是单菌种还是复合菌种,垫料的发酵温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在猪舍内平均温度32.34℃、相对湿度51.9%条件下,发酵床表面平均温度为28.47℃,表面以下30厘米处的平均温度为28.90℃,表面以下30厘米处的平均温度仅略高于发酵床表面。
表1 不同时间段测定的发酵床垫料温度比较
表2 猪舍温湿度、发酵床表面及表面以下加cm处的温度情况
    2、风干重的测定
    由表3可以看出,不管是第20天还是第60天,各采样点均是复合菌种组的风干重大,说明复合菌种组中垫料含水量相对较高;第20天2组风干重差异不显著,而第60天2组风干重差异显著,即试验初期2组垫料水分含量相差不大,试验末期2组垫料水分含量相差大些,这跟饲养员的饲养管理有一定的关系。
  3、猪生长性能测定
    ①饲料用量
    由表4可见,复合菌种组总用料3563Kg,略低于单菌种组(3660Kg),复合菌种组的单位体重耗料量比单菌种组少0.15kg/kg,且日采食量略低于单菌种组。
表4 使用不同菌种进行发酵床养猪的用料量比较
    ②增重率
    因频繁称重对猪易引起应激反应,所以选择试验初期及试验末期对2组猪进行称重,并计算增重率。由表5可知,复合菌种组猪的平均日增重较单菌种组增加了9.00%,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复合菌种发酵床的增重效果略好于单菌种发酵床;复合菌种组猪的料重比较单菌种组降低了10.68%,差异显著(P<0.05);复合菌种组猪的气温高时猪自我避暑的特有方法,但是也造成了猪身上脏乱增重率较单菌种组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5 使用不同菌种发酵床猪的生长性能比较
    三、讨论
    由于当地垫料资源的限制,木屑资源短缺,因此试验中垫料仅使用稻壳。通过试验可以看出,2组发酵床使用相同的垫料,仅使用菌种不同,并未造成发酵床垫料表面及中部温度的显著差异,2组圈里猪的生活环境温度、湿度相差不大。在试验任何阶段进行观察,猪均活动情况良好,在垫料上到处拱食,也不时到采食台采食。但从所测温度的原始数据看,前20天测定的温度相对高些,后来的数据偏低,可能与本试验场地发酵床垫料的厚度不够有关,刚开始垫料的厚度达到60厘米左右,但是经过猪的不断踩踏,垫料厚度降低,没有及时添加垫料和菌种。另外,在试验中后期,随着环境温度逐步上升,猪很喜欢到靠近水龙头的地方饮水、拱土,因为猪的经常饮水及在周围不断翻拱和睡觉,那附近垫料温度较低,这是气温高时猪自我避暑的特有方法,但是也造成了猪身上脏乱和圈内垫料厚度不均的现象,增加了饲养员的工作量,需要经常将坑填平,才能更有利于猪的活动和生长。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复合菌种组中垫料含水量高于单菌种组。第20天和第60天2组风干重的比较显示,仅第60天风干重2组问差异显著,这可能与天气和饲养管理有关。在试验前期,气温较低,猪饮水次数少,不需要启用湿帘降温,饲养员的饲养管理也不细致,而在试验后期平均气温超过30℃,不仅猪饮水次数增加,有时还需启用湿帘降温,饲养员经常往较干的垫料上洒水,因而可能造成在温度相对较高时(第60天)测定的2组垫料风干重差异显著。
    在本次试验中,虽然气温逐渐上升,但是因为猪舍面积较大(单圈87 ㎡左右),猪群密度小(平均4.1㎡/头左右),所以发酵床养猪对猪的热应激不大;半敞开式猪舍通风效果良好,因而高温未对试验猪产生明显影响,2组试验猪均生长正常,健康无病,试验期内未使用任何药物。但从所测定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来看,复合菌种组猪的日采食量低于单菌种组,而平均日增重却高于单菌种组,且2组料重比差异显著,说明复合菌种组猪饲料转化率优于单菌种组。由此可见,复合菌种组的增重效果相对好些,饲料利用率较高。复合菌种组添加复合菌种进行发酵,而且复合菌种组在圈舍的最西头,湿帘就安装在西墙壁,在试验后期采用湿帘降温效果最直接。因而,试验效果一定程度上不仅与菌种有关系,也可能与饲养管理有关系。在实践中,笔者所在课题组也调查过南通地区其他发酵床养殖场,如南通市通州区祥牛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一直使用的是复合菌种,如此通过试验和实际调查可知,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在南通地区的实际应用中使用复合菌种更适合。  此外,通过参与整个试验可以看出,发酵床养猪不是懒汉养猪,需要饲养员及时添加垫料和菌种,定期翻动底层垫料,垫料上也要根据情况及时加水,减少猪一跑垫料就尘土飞扬的情况发生。因此,良好的垫料管理,不仅可以促进猪的健康生长,还能够延长垫料使用寿命【4】。
    四、小结
    零污染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有些地方的养殖户亲切地称它为“阳光模式”。笔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3月31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的“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学术研讨交流会”,从此次会议上得知,该技术已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课题的集成配套技术,其研究价值可见一斑。当然,垫料床零排放养猪法还有很多方面处于试验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有条件的养猪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试行【5】。发酵床猪在整个饲养过程中,猪舍基本上无臭味,粪便没有排放到外界,也没有给周边带来任何污染,因而发酵床养猪技术在环保方面优势非常突出,在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该技术是值得推广的。
https://www.46659.com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产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