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3〕38号)要求,今年中央和我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进行补助。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巩固基层公益性畜牧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大力提升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强化公益性职能、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布局、加强队伍、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真正发挥好在基层畜牧推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二、实施目标
着眼于新阶段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财政专项补助,强化经费支持保障, 加强机构、队伍、运行机制和条件建设,建立起管理完善、运行规范、队伍精干、经费保障和工作条件良好的公益性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通过强化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推广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养科技示范户、建设畜牧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大力提升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公共服务能力,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
三、主要任务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激活运行机制为主线,以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服务新型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实施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服务机制,提升队伍能力,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全面提升畜牧科技服务效能,提升农户科学养殖技术水平,提高服务效果。
(一)深化基层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一是细化公益性职能。将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承担的畜牧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落实到机构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定责。二是完善机构设置。将独立设置的乡镇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机构,加挂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牌子。三是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推行“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县级主管部门管理职能,鼓励实行“三权”归县管理,努力解决管人与管事分离的问题。四是全面落实人员岗位。按照畜牧业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的总体要求,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将畜牧业技术推广、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物疫病防控职责落实到人。
(二)完善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机制。一是健全畜牧技术推广目标管理制度。将畜牧业公共服务工作任务,下达给乡镇畜牧兽医推广机构和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二是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畜牧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畜牧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网络。三是加强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各县遴选和认定1-2个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和完善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档案,主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每个试验示范基地都要与至少1个畜牧科研教学单位紧密对接。要统一竖牌,明确试验示范的内容,标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实体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等,发挥基地的试验示范、展示培训功能,形成“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四是大力培养科技示范户。以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等为主要对象,在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乡镇每个行政村遴选1-2户科技示范户,每户示范户示范带动周边3-5户农户。按照每名技术指导员联系10户以上科技示范户的要求,遴选建立技术指导员队伍,其中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占到70%。五是健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制定培训工作计划,依托畜牧科研院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持续提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六是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县级畜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岗位等级晋升、续聘、解聘主要依据。七是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新机制。依托基层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机构,搭建公益性畜牧科技推广与经营性服务结合平台,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三)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与畜产品质量安全、菜篮子工程、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等重大项目结合,开展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岗位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积极组织实施全国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遴选骨干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农技推广骨干人员培训班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的实地培养。二是及时补充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事业单位按岗位空缺补充工作人员,按照畜牧专业技术岗位招聘条件要求,公开招聘。结合“特岗计划”,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从事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改善畜牧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提升推广服务水平。三是选聘村级防疫人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每村选聘1名具有一定畜牧业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技能的人员作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
(四)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一是以服务当地主导产业、解决畜牧业生产关键问题为导向,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各项目县按照省上推介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目录,结合本地主导产业发展,组织县级专家组向本地农民遴选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定全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计划、技术实施方案和明白纸等,形成技术操作规范。二是以现有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等重大项目为依托,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3G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技术服务,突出重点、形成合力。三是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与畜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无缝对接,通过专家咨询等现代化手段提高畜牧技术推广水平,引导畜牧科研教育机构从事公益性推广服务,实现专家农民面对面、成果转化一条线,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四是以畜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包村联户,联系畜禽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村级畜牧技术服务点和核心示范户,促进多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发展,全面推进畜牧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使农民真正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