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羊 > 疾病防治 >

绵羊肝片吸虫病诊治

作者:   来源:    投诉: 举报 时间: 2014-04-10 19:09 阅读:
    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的一种寄生虫病。
    肝片吸虫呈扁平状,体长20~35 mm,宽5~13 mm,自胆管取出的鲜活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虫体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为头锥。头锥后方扩展变宽,形成肩部,肩部逐渐变窄。虫体体表有许多小刺,其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在肩部水平线中部。
    肝片吸虫可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患病动物可同时伴发全身中毒及营养吸收障碍等病症。该病危害严重,可引起幼畜和绵羊大批死亡。
    本病常流行于河流、小溪附近和低洼、潮湿的地带,特别是在多雨季节多发,以6~9月感染最严重,其常呈地方性流行。
    发病情况某村5家养羊户饲养的188只绵羊陆续出现以腹泻为主的疾病,发病后用庆大霉素治疗3 d,结果未见好转。
    临床症状病羊消瘦,贫血,黏膜苍白,消化不良、拉稀。患羊颌下水肿,此为肝炎、肝硬化和肠炎的症状。
    病理变化患羊有腹水,肝脏肿大、苍白,胆囊肿大。
    实验室诊断虫卵沉淀法  取新鲜的粪便5 g捣碎后放于容器内,加5~10倍量清水搅匀后,自然沉淀约20 min,将上清液倒掉,再加入清水搅匀并沉淀,如此反复2~3次,至上清液清亮为止。最后倒掉大部分上清液,吸取少量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解剖检查  剖检病羊,结果见肝脏和胆管内寄生大量肝片吸虫。
    虫体鉴定  虫体呈棕红色,体长20~35 mm,宽5~13 mm,前端呈锥形,口吸盘位于锥状突前端,锥底后部明显变宽,形成肩部。腹吸盘位于腹面中线上部水平位置。虫体睾丸发达,分枝,位于虫体中后部,卵巢呈鹿角状,肠管有大量盲突。
    诊断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本病为羊肝片吸虫病。
    治疗羊每10 kg体重用0。2 mL迈德欧克(复方长效丙硫亚砜注射液)皮下注射,同时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维生素C 0。5 g、青霉素3万单位/kg体重,每天静脉注射1次,连用3 d。
    丙硫苯咪唑(肠虫清),每千克体重15~25 mg,一次灌服,辅以VB12,每日4~5支,连用4~5 d。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每日喂给患羊柔软的青粗饲料、配合饲料。
    预防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本病流行地区,羊春、秋季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羊粪需发酵处理,杀死虫卵后才能施用,特别是驱虫后的羊粪便更应严格处理;放牧应选择地势高燥的牧场,条件允许时尽量轮牧;饮水最好用自来水。
    小结雨量偏多,加之驱虫意识差是诱发本次绵羊肝片吸虫病的重要原因。
https://www.46659.com

产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