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工厂化养殖的详细技术要点
-一、良种选育与引种
1.优选品种
推荐山东农业大学培育的杂交种:
GH1型:个体大、生长快,适合作饲料或食品原料。
GH2型:体型小、生长整齐,适合活体投喂(如禽类、水产)。
HH1型(黑粉虫杂交种):繁殖率高、抗逆性强,宜留种。
种虫选择标准:个体健壮、体色鲜亮、活动力强,剔除病弱虫及畸形蛹。
二、养殖设施规划
1.标准化器具
饲养盘:规格统一(80cm×40cm×6cm),木质或硬纸质,内壁贴光滑胶带防逃逸。
饲养架:角钢组装6层架,每层承重6个饲养盘,层间距≥50cm。
分离筛:按虫龄配置筛网(8目筛虫粪、20目筛老熟幼虫、40~60目筛卵及小幼虫)。
产卵盘:底部加装40~60目隔离网,防止成虫吃卵。
2.环境要求
温度:最佳生长温度25~32℃,低于20℃发育迟缓,高于36℃致死。
湿度:成虫/卵期55%~75%,幼虫/蛹期65%~75%。
光照:暗环境饲养,避免强光(趋暗性)。
三、饲料配制与投喂
1.基础饲料
主料:麦麸(占70%以上),辅以玉米面(20%)、豆饼/芝麻饼(9%)、骨粉(1%)。
青料补充:白菜、萝卜叶等蔬菜,需晾干表面水分后投喂,防霉变。
替代饲料:农作物秸秆糠粉经酵化处理制成生物饲料,降低成本。
2.投喂管理
成虫期:每日投喂2~3次,以无残料为原则,添加鱼粉或葡萄糖提高产卵率。
幼虫期:饲料厚度≤5cm,3~5天补充1次,筛粪前停喂精料1天。
四、各虫态精细管理
幼虫管理
密度控制:初孵幼虫≤1万头/盘,大幼虫(体长>20mm)降至7000~8000头/盘(约1.5kg)。
分龄筛粪:
|虫龄 |筛网目数|筛粪频率 |
||||
|1~3龄 |不筛 |每周清理残料 |
|4~8龄 |60目 |每3~5天1次 |
|10龄以上 |40目 |每5~7天1次 |
蛹期管理
及时分离幼虫与蛹,防止幼虫咬伤蛹体。
蛹平铺单层存放,温度≤30℃,避免震动导致畸形。
成虫管理
分离方法:菜叶诱集(首选)、湿黑布吸附或人工拣拾。
产卵优化:密度4000~6000只/盘,黑暗环境减少干扰,定期更换产卵纸(4天/次)。
五、病害防控体系
1.常见病害防治
软腐病(夏季高发):停喂青料,用0.25g氯霉素拌250g麦麸投喂,加强通风。
干枯病(干燥引发):地面洒水增湿,投喂鲜菜叶补湿。
螨害:饲料曝晒20~30分钟杀螨,饲养盘用强氯精200倍液消毒。
2.综合防疫
工具消毒:0.1%高锰酸钾浸泡,饲养室用2%来苏儿喷雾。
防敌害:堵塞缝隙防蚂蚁、老鼠,门窗装纱网阻隔飞蛾。
六、生产管理要点
1.批次化生产
同批卵孵化时间差≤3天,确保发育整齐。
成虫每4个月淘汰更新,维持高产卵率。
2.环境调控
夏季:疏散密度,通风降温,避免太阳直射。
冬季:加温至25℃,饲养盘覆盖保温膜。
1.优选品种
推荐山东农业大学培育的杂交种:
GH1型:个体大、生长快,适合作饲料或食品原料。
GH2型:体型小、生长整齐,适合活体投喂(如禽类、水产)。
HH1型(黑粉虫杂交种):繁殖率高、抗逆性强,宜留种。
种虫选择标准:个体健壮、体色鲜亮、活动力强,剔除病弱虫及畸形蛹。
二、养殖设施规划
1.标准化器具
饲养盘:规格统一(80cm×40cm×6cm),木质或硬纸质,内壁贴光滑胶带防逃逸。
饲养架:角钢组装6层架,每层承重6个饲养盘,层间距≥50cm。
分离筛:按虫龄配置筛网(8目筛虫粪、20目筛老熟幼虫、40~60目筛卵及小幼虫)。
产卵盘:底部加装40~60目隔离网,防止成虫吃卵。
2.环境要求
温度:最佳生长温度25~32℃,低于20℃发育迟缓,高于36℃致死。
湿度:成虫/卵期55%~75%,幼虫/蛹期65%~75%。
光照:暗环境饲养,避免强光(趋暗性)。
三、饲料配制与投喂
1.基础饲料
主料:麦麸(占70%以上),辅以玉米面(20%)、豆饼/芝麻饼(9%)、骨粉(1%)。
青料补充:白菜、萝卜叶等蔬菜,需晾干表面水分后投喂,防霉变。
替代饲料:农作物秸秆糠粉经酵化处理制成生物饲料,降低成本。
2.投喂管理
成虫期:每日投喂2~3次,以无残料为原则,添加鱼粉或葡萄糖提高产卵率。
幼虫期:饲料厚度≤5cm,3~5天补充1次,筛粪前停喂精料1天。
四、各虫态精细管理
幼虫管理
密度控制:初孵幼虫≤1万头/盘,大幼虫(体长>20mm)降至7000~8000头/盘(约1.5kg)。
分龄筛粪:
|虫龄 |筛网目数|筛粪频率 |
||||
|1~3龄 |不筛 |每周清理残料 |
|4~8龄 |60目 |每3~5天1次 |
|10龄以上 |40目 |每5~7天1次 |
蛹期管理
及时分离幼虫与蛹,防止幼虫咬伤蛹体。
蛹平铺单层存放,温度≤30℃,避免震动导致畸形。
成虫管理
分离方法:菜叶诱集(首选)、湿黑布吸附或人工拣拾。
产卵优化:密度4000~6000只/盘,黑暗环境减少干扰,定期更换产卵纸(4天/次)。
五、病害防控体系
1.常见病害防治
软腐病(夏季高发):停喂青料,用0.25g氯霉素拌250g麦麸投喂,加强通风。
干枯病(干燥引发):地面洒水增湿,投喂鲜菜叶补湿。
螨害:饲料曝晒20~30分钟杀螨,饲养盘用强氯精200倍液消毒。
2.综合防疫
工具消毒:0.1%高锰酸钾浸泡,饲养室用2%来苏儿喷雾。
防敌害:堵塞缝隙防蚂蚁、老鼠,门窗装纱网阻隔飞蛾。
六、生产管理要点
1.批次化生产
同批卵孵化时间差≤3天,确保发育整齐。
成虫每4个月淘汰更新,维持高产卵率。
2.环境调控
夏季:疏散密度,通风降温,避免太阳直射。
冬季:加温至25℃,饲养盘覆盖保温膜。